今天是:
长汀要闻 | 长汀旅游 | 长汀故事 | 长汀历史 | 刘氏三明分会
   当前位置: 长汀县智力支乡协会三明分会 >> 大千世界
 
清流客家老油寮

点击数:868  更新时间:2019/4/8  发布人:admin
    

清流客家老油寮

邱林根

来源: 三明侨报网

每年秋季,在野生油茶林天然分布区的清流乡间,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充满经验智慧的谚语:“七月半,茶籽乌一半;过中秋,茶籽乌秋秋……”因为茶籽的成熟程度是跟着时令的变化而变化的。这茶籽就是指油茶籽,在解放初期土地归公后,就有人大量种植了。

手工细

而嵩溪镇塘背凹的老油寮,就处在本镇通往温郊、嵩口、城关的三叉路口,属塘背村办农业社的时候集体所建、集体所有,社员们出工只拿工分。记得有个叫“矮牯哥”的老农,别看他个子矮墩墩的,却像举重运动员一样结实有力,每年油寮开行时,他都会搞一个简单的“仪式”,即把“漏行油”舀一勺到锅里炸豆包,让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孩子也有一份口福。有时中午放学,我们把装去的盒饭拿到油寮边吃边看,他也会舀一汤匙刚榨的热茶油给我们拌饭。这种被称为“木龙榨”的榨油方式,完全是通过肌肉发达、臂力惊人的油匠师傅挥舞油槌撞击木榨达到出油的目的。这极为原始的榨油方式,粗犷、豪放、甚至有几分野性的意味。明代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而中空之,其木樟为上,檀与杞次之。此三木者脉理循环结长,非有直纹。故竭力挥推,实尖其中,而两头无莹拆之患,他木有纵文者不可为也。”这就是说,做榨木的只有樟木、檀木和杞木的巨木合适。

“木龙榨”榨油的工序比较繁细,包括采果、堆沤、晒果、脱壳、晒籽、碾粉、过筛、烘炒、蒸粉、包箍、榨油、过滤等十几道流程。每年的寒露和霜降一过,人们就挎上背篓、戴上草帽上山采油茶果了。从一颗颗饱满的油茶籽变成一滴滴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山茶油,是个辛苦而又欢乐的农活。据了解,一般5斤油茶籽出1斤油。每次压榨要填满200多斤油茶箍,一天要榨三五车,近1000斤。“哎呀,一天撞下来,人都快累垮了!”

笨重活

碾粉是榨油的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将晒干的茶籽放入大碾槽中碾成粉末。磨碾以水车作为动力,用水碓碾粉。水碓要有足够的水源,且有一定的落差,其落差高度必须大于水车的直径。且水车的直径和宽度所造成的扭距(扭力)必须大于室内直径数米的磨碎机的最低要求。水通过导水槽冲击水车外围水箱,迫使水车旋转。动力传导到油寮里面的磨碎机,便靠轴心传递。轴心旋转的方向是水平的,而磨盘需要的动力是垂直的,它通过上面的转换器进行转换(有些是在切交齿轮上直接转换的)。转换后的动力带着数米直径的磨盘旋转。这个磨盘转子的四角上的着力柱装有铁轮,轨道圈内的底部铺有铁槽。除了铁轮、磨槽底是铁的外,其他部件全是木头做的,连榫头都是木头,没有用铁钉。茶籽在磨盘内经铁轮碾压后,不匀的要翻动。碾碎后的茶粉要过筛,筛是特制的。过筛后的茶粉倒进特制的平锅(呈45度斜角)里烘炒。烘炒是一道十分讲究的工艺。火太猛,茶粉容易烧焦,影响茶油的色泽和清香度;火太嫩,水分不能完全蒸发,同样会影响茶油的纯度和品质。技术过硬的师傅才能将茶粉炒得松而不焦、香而不腻。这是真功夫呢!

接下来就是蒸粉和包箍了。蒸粉的蒸笼是专用的。外形如饭甑,将炒好的茶粉倒入其中,蒸熟蒸黏,为包箍做好准备。包箍不但要求有良好的腰力、臂力,还要有相当的巧力、准力。包箍师傅事先将三个铁匝叠放在平地上,扭一个叫“千金秆”的稻草结,呈放射状铺在铁匝上,作为包箍底衬,然后将热气腾腾的茶粉倒进铁环中,赤着脚飞快地将茶粉踩平踩实,形成一个圆茶箍。包箍的过程有讲究,如果稻草结没裹好,茶箍一拎就散。箍包厚了不行,影响出油率;箍薄了也不行,箍粉藏在铁匝里榨不干,出油率更小。包箍师傅的手就像一杆秤,每100斤茶粉包12块箍,每块箍榨干后重6斤半,上下不会差3两。把包裹好的茶箍叠放在一起,就可以统一放到木龙榨里榨油了。这可是茶油制作的中心环节,俗称“打油”。传统的木龙榨,重超千斤,用一根或两根大硬木镂空制成,两边开出对视的方槽孔,以便油尖的进出腾出足够的空间。它横摆在油寮的显要位置,看上去活像一条长龙,里面可放40块茶箍。把茶箍码完后就可以上尖了。这尖前面压榨部分是一排,后面加力部份分上下二排,意在轮流激进,你退我进,我退你进;更科学的是这些尖分为二个形状结构,一是前小后大的进尖,二是前大后小的退尖,要退出进行加码时击打此退尖就能松动顺利退出。

一切准备就绪,即以硬木专门制作的油槌大力撞击扦头,那击打力度是千钧之力,不断挤压茶箍榨出油来。为了消除疲乏,增加干劲,榨油师傅编了许多劳动号子,一边用力撞击,一边喊着号子:“加把劲啊!使劲砸啊—龙神肚出油啦!哎嗨吆—撞头重重打啊!呀啦嗨—茶油喷喷香啊!嗨呀嗨—”那号子铿锵有力,排山倒海,气壮山河。那号子伴着重重的撞击声,奏出了山村最朴素的交响乐。清香明亮的茶油从龙榨口慢慢渗出,随着号子的越来越响,油流淌得更欢了。榨油师傅还创造出许多技巧动作:单膝跪地,让油槌的槌头朝天而立,然后“砰”的一声狠狠打下去,这招叫“一枝香”;两个师傅背靠背来回打油较劲的,这招叫“鲤鱼穿梭”;突然猛地向后退几步,手中油槌凌空飞起,在号子声中撞向扦头,整个木龙榨被撞得前后摇晃,这招叫“老虎撞”……浑厚整齐的号子声撩拨人心,像是从遥远的地方穿透层层阻隔而来。这粗犷潇洒的榨油形象,自始至终传承着村民勤劳勇敢的宽厚情怀。

有自信

老油寮是乡村的标志性符号。有老油寮在,有“木龙榨”在,就说明这个村的历史还喘着气,血肉和精神还活着。

如今,在油寮常能见到一种全新的榨油机,只需几分钟——将油茶籽倒入榨油机漏斗槽内,打开电源开关,金黄的茶油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它出油率高,耗损少,工序简单得仅剩几个抬手就能完成的动作。何况,价格便宜,省时、省力、省钱。高速发展的社会,效率的丧失便意味着被淘汰。想起老油寮,就像想起了慈爱而温暖的老祖母,踮着小脚,捧一把米,“咕!咕!咕!”地吆喝着撒给小鸡吃。在老油寮里,在“木龙榨”前,浮躁的心会得到片刻安静。

日本手工艺大师柳宗悦曾说:“好的器物当具谦逊之美,诚实之德,坚固之质。”是的,“木龙榨”有自己的准则,自己的规矩,自己的秩序。多少年来,我们改进得太多,固守得太少,在民间文化日渐消失的今天,固守是多么不容易啊!

也许,机器榨出的茶油就是茶油,看不到人的身影,没有体温,没有趣味。而“木龙榨”榨出的茶油则不仅仅是茶油,它还赋予了茶油更新的故事,更多的时间和更美的心情。

 

 上一条:泰宁客家祭神和迎神
 下一条:客家人以宗族制度教化子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福建省长汀县智力支乡总会三明支乡会   闽ICP备18013799号-1
  法律顾问:汤咏红律师  网站支持:三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