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长汀要闻 | 长汀旅游 | 长汀故事 | 长汀历史 | 刘氏三明分会
   当前位置: 长汀县智力支乡协会三明分会 >> 大千世界
 
杨时是古代孝老爱亲和克俭于家的典范

点击数:1470  更新时间:2019/7/5  发布人:admin
    

杨时是古代孝老爱亲和克俭于家的典范

李云生

来源: 三明侨报网

孝老爱亲和克俭于家是中华传统美德。孝是做人之本,立国之基。《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也就是说,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主脉;崇敬祖先是以人为本的主旨之一。

俭,立身之要,齐家之本。古人云:俭以养德;“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孝和俭皆是中国人的重要行为准则。

出生于明溪县龙湖村的北宋理学家杨时龟山先生一生有许多亮点,他是学习楷模,尊师典范;研理高手,传承鼻祖,惠民好官,勤俭清官;斥奸义士,爱国志士;孝义好人,家教好手。他在孝与俭方面的表现一样令人感动,他是古代孝老爱亲和克俭于家的典范。

极尽孝道承美德

杨时的孝道是在以尧舜为榜样的目标下的自觉行为,他不但身体力行,而且广为传播孝义,评击不良孝行。

视野高远立榜样。杨时十分称颂古代明君尧舜的孝行和“茅茨土阶”的美德。虞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孝子。他姓姚名重华,母亲早逝,父亲眼瞎。其父、后母及异母弟象虐待舜、折磨舜,但舜不计较,在外劳作仍然思念父母、思念亲人。他曲行孝道,尽儿子的责任。他的孝行“感天动地”,是中华民族行孝的丰碑。

杨时就是以舜为行孝榜样,对祖母、对父亲及后母都尽到了儿孙的责任。

自觉行为践根本。杨时的孝道不仅立有高大光辉的榜样,而且对行孝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他在为谢氏作的《孝思堂记》中说:“孝,作为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即使是无知的小民也知道孝是美德。”“自身就是父母的枝,父母亲就是自身的本,父母和子女是共同体,不敬重父母亲就是不敬重自身。”杨时又强调说:“有道德的人居处必庄,事君必忠,莅官必敬,朋友必信,战阵必勇,这样才能成就父母亲的好名气,相反的话,是忘记了父母亲的养育之恩,要说孝也只能是恶孝。”以上说明杨时对“孝”的本质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他还认识到孝道不只是礼仪上形式上的作为,更重要的是要在为人处事、为国为民上有良好表现,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立身行道,扬名于世,以显父母”。杨时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杨时的孝行是有思想基础的,是自觉的行为。

身体力行慰亲人。杨时与舜一样,幼年丧母。但他得到了仁慈的祖母和贤淑的继母廖氏的关爱,特别是祖母朱氏对孙儿朝夕抚养,长大以后,教以义方,所以杨时幼年受到了正常的教育。后来他在《王母朱氏墓志》中追述说:“诸孙幼失所恃,夫人朝夕抚养,必知其燠寒疾痛,缀完缉敝,悉躬为之,比其成人,教以义方,故诸孙卒得为成人,夫人之力也。”他在铭文中,又用数句简洁的话将祖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出来:“而子而孙,实繁其夥,谁其育之?王母是妥,迨其成人,弃汝而归,寸草有心,孰报春晖!”他用唐代孟郊《游子吟》赞颂伟大母爱的诗意来表达对抚养自己的祖母朱氏的真挚感激之情。

杨时侍奉继母也同孝敬生母一样,很有规矩,重礼仪。1085年7月,时任徐州司法的杨时,得知继母去世,立即辞官回家乡龙湖理丧尽孝三年,直至1088年,杨时36岁,才到虔州任司法。1090年,杨时父亲杨埴去世,他又辞官回家乡理丧守孝三年。回想到父亲对自己的培养,十分悲伤,他哭着写下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叫《先君行状》,用来肯定父亲一生的德行,用来悼念父亲的亡灵。这一篇纪念性短文,字里行间充分反映出仁孝之心。

广为宣传尽责任。杨时不仅有仁孝之心,仁孝之行,而且他广为传扬。他为谢氏作《孝思堂记》,一则提倡孝道,二则辨析孝义,指出孝不能局限于生活上的礼仪,更重要的是要在关乎社稷和国家的大事上为父母争光。杨时反对恶孝也反对愚孝。他在《周世宗家人传》中抨击周世宗父亲柴守礼杀人,周世宗不问。杨时认为这样是“拙法以伸恩”,是愚孝。杨时赞扬舜将杀人的父亲瞽瞍执之而不释,既执行了公法之义,又保留了私恩之孝。

由此可见,杨时的孝观,是正确的积极的。他倡行孝道,反对恶孝愚孝,提倡大义上的、广义上的孝,提倡能“显父母”的孝。杨时不把孝粗浅化、庸俗化。这是应予以充分肯定的。

诚意尊师成佳话

尊师,是孝老爱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创“学校”以来,尊师之风,传承几千年。杨时的尊师行为更是让世人感佩万分。

哀祭感师恩。杨时对老师也和对父母一样充满深情。1085年6月底,时任徐州司法的杨时获悉老师程颢明道先生逝世。悲痛万分,恸哭于寝门,立即在一千多里外的徐州设灵堂带领学生吊唁,同时还向各处学友发讣告。杨时对程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悼念老师程颢,他特地写了一篇《哀辞》分序文和悲辞两部分“哀辞”部分用楚辞格式来写,语句多为四、六、七言,隔句末用语气词“兮”抒发强烈的悲痛伤感之情。杨时写道:“余悲古人之不见兮,逢世德之险徵。……展斯文之在兹兮,万世之师。……齐生死于昼夜兮,天理之常。……想德音其未远兮,俨若在旁。……呜呼已矣兮,斯亦难忘。”从这些诗句中不难感受到当时杨时悲痛的程度不亚于父母去世。

立雪映虔诚。中华成语“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深刻地反映出当年杨时与游酢勤奋刻苦、谦恭求学,对老师无比尊敬的好品质。年过40岁的杨时,进士出身,有大学问,已是县令,还能够在一个十分严寒的大雪天,思想那么集中、目的那么纯正、态度那么谦恭、举止那么规矩地对待老师,此情此景,令天下人无不感动。杨时和游酢的尊师行为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说明尊师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和行为,也是完全自觉的无法做作的行为。

师著含心血。努力整理出版老师的遗作是杨时尊师的又一重要表现。杨时认为当时传播洛学主要是口口相传,这样也可能会失真,而他作为程门最正统的传人,有责任将老师的哲学教诲收编成书,让正统的程门之学播杨天下。于是他不辞辛劳多方收集二程门人笔记编纂成《二程粹言》。程颐在完成《伊川易传》草稿还没有编成书就得病了,于是委托学生张绛完成自己的心愿,可是程颐去世一年后,张绛也去世了。杨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通过朋友谢显道得到了程颐的书稿,不过这些手稿错乱重复,几乎不能阅读。杨时用了一年多时间整理校正《伊川易传》。杨时在洛学迭遭打击的时候,不遗余力地编纂《二程粹言》,修订《伊川易传》,整理《明道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程氏经说》等二程著作,让其流传后世。无疑这是对老师的最好纪念,也是最好的尊师行为。

影响代代传。杨时的尊师行为起到了示范和教育作用,直接对罗从彦、李侗、朱熹产生了积极影响。罗从彦对老师的感情和杨时一样,尊师重道,肝胆照人。绍圣丁丑(1097年)得悉伊川先生被贬特往慰问,元符庚辰(1100年)龟山先生被诬,贬官回乡讲学含云寺,罗乃执弟子礼前往就学。后伊川先生因被诬贬郁愤而亡,门人不敢吊丧。从彦于重和元年戊戌(1118年)赴京,特转道洛阳往白虎山下谒扫先生墓,以尽弟子之谊,为世人所称道。李侗也一样,罗从彦逝于广东博罗县主簿任上,子敦叙早殁,丧不得归。数年后,惠州判官系族人罗友,遗人特护以归,至汀州遇草寇,灵柩寄开元寺。又数年门人李侗才将其归葬,并为之撰《豫章罗先生墓志铭》。可见,李侗对老师的情谊不亚于族人。朱熹何尝不如是。他得知老师李侗去世消息后,赶回南平,伏哭先生灵柩之前,下葬时又来参加会葬,还写了长篇悼文和《李先生行状》。后来,又把老师写给他的信和平时的语录汇编成《延平答问》以传后世。由此可知,“闽学四贤”个个都把老师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和长辈,个个都是尊师长行孝道的典范。

勤俭家教出硕果

杨时不仅为学正派,为官清正,而且他生活严于律己,也严于教育子孙。他用文戒、诗示、家训、身教等多种形式启示、引导和教育后代,促使后代走正道成才。

以“茅茨土阶”“克俭于家”为信条。“茅茨土阶”“克俭于家”是尧舜禹的生活理念和现状。所谓“茅茨土阶”,就是用茅草盖屋,用土块垒台阶,指住室质朴简陋。所谓“克俭于家”,就是家庭生活不奢华。唐·马周《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曰:“昔唐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尚书·大禹漠》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尧舜作为明君仍然住着简陋的房子,夏禹戴着草笠,穿着蓑衣和草鞋,为治天下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们是中华民族克己为社稷的典范,他们的生活理念也是杨时的生活信条。

以多种方式自励和警示后人。杨时写有不少俭以养德的诗文。如:

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

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杨时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为自勉自励和教育学子后昆,作《此日不再得》(又称《勉学歌》)。这一首五言古体诗中有一段专门说到“克俭”问题:

富贵如浮云,荀得非所臧。

贫贼岂吾羞,逐物乃自戕。

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

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

这首诗既抒发了自己“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高尚情怀,又谆谆教导“黄小群”和“媚学子”“壮图宜自强”。因为“俭”和“勤”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说到“勤”又说到“俭”才算完整。故杨时这首诗很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从南宋至元、明、清流传了几百年,激励过许多学子后昆奋发进取,产生了很强的教育效果。

总之,应该明确杨时的“勤俭”诗,不仅是自律性的自我表白,也是对青少年和子女的教育宣示,更是对社会的一种承诺。

以身作则,一生勤俭。杨时的一生是克勤克俭的一生。他的著作就有数十种,诗作一千多首,州县浮沉二七春,创办书院十多所,仅东林书院讲学就达一十八载,门生一千余人,八十三岁还在写作,如此等等。仅这些数字就已清楚表明杨时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而“俭”的方面也被正直的同僚所肯定和赞赏。朝中人云:

视公一饭,虽蔬食脆甘若皆可于口,未尝有所择也;

每加一衣,虽狐貉褞袍若皆合于体,未尝有所择也;

平生居处,虽敞庐优屋若皆可以托宿,未尝所所羡而求安也。”

正因为如此,杨时逝世时,才至于“身后萧然,家徒壁立”。

值得一提的是,杨时高弟罗从彦也重于“俭以养德”。他直截了当地告诉子孙:”

吾家自祖宗流传以来,一道清白之气不可不培,盖金粟虽多,积之数十年必散。田宅虽广,遗之数十代必亡。孰若残书数卷,贻之吾子吾孙,世代可以习读不朽;又孰若灵心一点,传之吾子吾孙,世代可以受用不穷。登堂者,各宜猛省!

正因为杨时为首的闽学四贤安贫乐道,不追求生活上的富裕安逸,才从思想上、精力上、时间上保证了学术传承的成功和倡道东南宏愿的实现。

以子女成才为慰。杨时一生倡儒道,一生承美德,一生为社稷,一生为民众,以其亮丽的一生“显父母”耀祖宗,这就是大义大孝;同时,又以其亮丽的一生立榜样“示子孙”,这就是好家风好传统。在父辈的如此作用下。杨时的五个儿子、八个孙子及重孙都不被金钱和物欲困扰个个努力上进,据考证有十二个子孙考中进士,在朝廷为官或地方主政。特别是他的五个儿子个个“立身行道”,个个出色。其老大杨迪,有志于道学,亦从学伊川先生,伊川曾有书赞曰:“令子名迪者,好学质美,当成远器。”老二杨迥,老三杨遹不甘落后,也先后登临进士位,老四杨适、老五杨造更加努力,皆考上进士就职于政事。这是让杨时引以为慰的。而杨家一门几代都是有学问吃皇粮做大事的人,令世人无比钦羡。

综上所述,孝老爱亲和克俭于家是杨时伦理道德方面的突出表现。传统孝观,有积极意义,但也有糟粕,只俭却惰也是弊端。可喜的是杨时所坚持的孝观俭约都是高境界的,给人以多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上一条:探访龙栖山“纸寮”
 下一条:客家小孩的子孙袋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福建省长汀县智力支乡总会三明支乡会   闽ICP备18013799号-1
  法律顾问:汤咏红律师  网站支持:三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