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长汀要闻 | 长汀旅游 | 长汀故事 | 长汀历史 | 刘氏三明分会
   当前位置: 长汀县智力支乡协会三明分会 >> 大千世界
 
留住客家人远去的记忆

点击数:645  更新时间:2019/1/22  发布人:admin
    

留住客家人远去的记忆

——浅析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王秀明

来源: 三明侨报网

三明在历史上是客家先民南迁迁入的重要地域,是客家人形成并繁衍生息的重要居住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全市12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是客家县,尤溪和大田也有部分客家乡镇、客家村。在唐宋期间,三明各县市成为大批中原汉人躲避战乱和灾荒而辗转南迁的重要聚居地,为孕育客家民系、形成客家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客家祖地之一。尤其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在客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明客家文化遗产密集丰富、存续状态良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三明还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着丰富的红色文化。三明各级党委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保存、生存的环境也日益受到现代生活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2017年1月,三明、龙岩获文化部批准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继广东(梅州)、江西(赣南)之后获批的第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本文试图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三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效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一、三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

(一)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明客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展现出浓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1.客家语言、文学。客家方言在南宋时期便初步定型。其语音词汇在继承古汉语的基础上,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保留了较多的两宋词汇音韵成分,是研究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语言与民间文学息息相关。客家民间文学有传说、故事、笑话、童谣、谚语、楹联等,这些文学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智慧、理想追求,浓缩了百姓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劝学劝善的内容渗透到各种民间文学之中。

2.宗族文化。客家极为重视敬奉先祖,和睦宗族。客家地区保存有完善的族谱、宗祠、祖墓、祖图,非常重视修谱、祭祖等习俗。其族谱、宗祠楹联中,保存着丰富的家训、家规文化。石壁世界客家公祭为代表的祭祖仪式,千家万户的家庭祭拜祖先、祭墓活动,这些都构成客家宗族文化生态,成为中国保留宗族文化较完整、活动兴盛的地方之一。

3.民间信俗。宁化伏虎禅师、清流定光佛、明溪惠利夫人、三明谢佑等民间信仰,各村落的灶君、公王崇拜,还有动物崇拜、植物崇拜、雷公、月姑、水神等自然崇拜,以及众多的人格神、行业神,还有“上刀山,下火海”等民俗绝技,构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客家信俗。

4.岁时民俗。客家有着最火热最古朴最盛大的节庆活动,尤以元宵节庆为盛,如清流赖坊狮龙会、温郊地滚龙灯等遐迩闻名。这些元宵节庆与作大福、百壶宴、迎公太、游大粽等民俗活动,闹春田、犁春牛、保苗祭等生产习俗,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客家岁时民俗活动。

5.传统建筑。清流赖坊古村落等,与传统村镇规划、土楼营造技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构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客家建筑文化。每一座建筑,都是一部客家人的家族史、生活史,体现客家人的家庭伦理以及“小家庭、大社会”的和谐生活。

6.传统印刷、造纸。宁化保留着与族谱印刷相结合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玉扣纸制作等,共同见证了中国印刷术、造纸术的两大发明,也体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社会风气与耕读传家的生产生活方式。

7.传统表演艺术。客家保留了源于明代的高腔木偶戏、乱弹木偶戏,源于清代的汉剧、宁化祁剧,还有道教觋戏民间小戏;保留了客家山歌、客家十番锣鼓等传统音乐;保留了舞龙灯、五经魁、游傩等传统舞蹈……各种戏剧、音乐、舞蹈形态竞相绽放。它们深深扎根于民俗的土壤,活跃在民众的生活之中,为民众喜闻乐见。

8.传统饮食。闽西有著名的“八大干”,即富有闽西风味特色的八种干制食品,包括连城地瓜干、武平猪胆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清流笋干及长汀豆腐干,还有糍粑、芋子包、米浆粿等种类丰富的食品,以及擂茶、米酒等,都体现了山地饮食文化特色。

(二)主要特征

三明客家文化是儒家文化、山地文化、移民文化的互动融合,传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敬宗睦族、慎终追远、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践行忠孝廉节的文化特点,造就了坚毅果敢、吃苦耐劳、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爱家爱国的客家精神,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与我们今天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主要有以下六个特征。

1.山地经济是客家文化的经济基础。闽西地形为封闭的丘陵山地。闽西客家的自然、图腾崇拜等一些民间奇特民俗,土楼的防御功能及聚族而居的村落布局,擂茶及“八大干”等饮食文化,山歌、采茶戏等民间文学艺术,以及茶、烟叶、茶油等农耕经济,竹木及其产品的林业经济,无不打上人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深刻印记。“八大干”食品制作、客家酿酒、连史纸制作、烟叶种植等,至今仍然是闽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儒家思想是客家文化体系的精神内核。家国一体是儒家文化在闽西客家文化的具体表现。祠堂、谱牒、祖图、祭祖仪式等表现了客家人慎终追远、敬宗睦族的伦理观念。客家的每个姓氏的族谱,都记载着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后裔,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意识。根在祖地、魂系中华是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核。由家而国,家国一体,客家祠堂、族谱上无不写着“忠孝廉节”、“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家训,时时提醒人们要遵行儒家伦理道德,“读圣贤书,干国家事”,忠于国家、报效国家。历史上,客家先贤们践行“忠义”,特别在外族入侵时的历史关头,表现出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3.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经过理学的传播、宗族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在封闭的山区环境中,读书出仕是客家人唯一的出路。客家的劝学思想渗透到童谣、故事、传说、民谚、民谣、戏曲、游戏、楹联、匾额、堂号、祭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人集宗族之力设立书院培养本族学子,中举之家可以在祠堂前立石旗杆以示激励。宗族的助学、劝学培养了大批的精英,推进社会崇文重教之风,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从而使偏僻的山区成为“衣冠文物”、“礼乐诗书”的文献名邦。

4.“和合”观念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审美取向。闽西客家的文学艺术、建筑艺术、民俗游艺等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和合”是其共同的审美取向。客家山歌曲调清新质朴,优美流畅,其中爱情歌是男女情感的宣泄,但“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中和”的传统美学。公嫲吹以公吹与嫲(母)吹的唢呐组合对吹形式,模仿男女生产生活的情景,所表现的不仅是音乐的“阴阳和合”,也是社会生活和谐的表现。民间游艺如游大龙、走古事等,把感恩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等美好心愿,用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呐喊、奔放热烈的形式表现出来,天地人神浑然一体完全融化在盛大的场面之中,而支撑这种大型民俗活动年年持续不断举行的是客家的“群和”精神。土楼的内部结构是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小社会的和谐空间;土楼聚落“枕山、环水、面屏”而建,则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客家人以“和合”的审美形态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诸种复杂关系,实现了人的审美愉悦和道德诉求。

5.坚毅果敢的品质与忠义观念熔铸成客家人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山峻水激的地理环境以及客家先民漂泊转徙的磨难,锤炼出客家人坚韧不拔、坚毅果敢的意志品质。当这种性格与忠义思想、国家观念相结合时,就会产生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忠烈之士。历史上一批又一批客家先贤在国家、民族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为之不懈奋斗甚至献出生命,表现出巨大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6.传统守成和开放进取构成客家文化相辅相成的两面。客家文化是农耕文化、山地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守的一面,表现为客家人重视耕读、崇拜祖先、安土重迁等方面;另一方面,客家文化在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异地新质文化的採借中,形成了开放吸纳的特点。这种相辅相成的人文性格使得客家人在迁徙中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而又不断发展,使得客家文化从封闭的土楼、偏僻的山区走向大海,从而将客家文化、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加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客家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但是经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化遗产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才显得更加的迫切。

三、三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效

(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

2009年6月底,我市全面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摸清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数据进行更新补充。2013年以来,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开展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收集工作,收集整理了我市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文字、图片资料,编辑出版全市非遗图典——《守望与传承》,充分展示了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立地方非遗特色数据库,完成66张非遗光盘视频资料的上传、展示工作。

(二)大力开展保护、传承活动

1.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经过努力的挖掘、整理、申报,目前,我市有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大田板灯龙、将乐竹纸制作技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祭祖习俗5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泰宁大源傩舞、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沙县肩头棚、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将乐西山造纸技术、宁化客家山歌等39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将乐食闹音乐、宁化客家山歌、泰宁大源傩舞、沙县肩头棚等79个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已争取到市级以上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

2.开展一系列的传承、保护活动。自2010年6月12日我市举办三明市首届“非遗节”以来,坚持在每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开展一系列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2012年6月,分别与我市各县(市、区)的八个社区和八所学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共建协议,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延伸到了社区和校园当中,让更多的居民和学生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开展了以“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为主题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邀请了梅列区洋溪舞龙、三元大旺鼓、尤溪稻草龙、尤溪小腔戏等进行展示;同时举办“忘不了的乡愁”三明市古村落古民居摄影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三)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传承人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民俗表演多是由这些传承人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传承人对民俗表演活动的意义是毋庸置疑。我市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程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程序。我市对******、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每年度分别给予经费补助。目前,全市共有黎秀珍(泰宁梅林戏)、熊德钦(永安大腔戏)、邢承榜(永安大腔戏)3个******传承人,22个省级传承人。为有效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我市不定期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开展非遗展演活动,为非遗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展示交流舞台,进一步弘扬、保护、传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场所

为保护、展示、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将原市博物馆改建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并向市民免费开放。2014年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落成揭牌。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将通过文字、图像、实物展示我市的传统艺术、地方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建议

(一)着力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顶层设计工作。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创造条件出台《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要加强“十三五”非遗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和近期发展计划,进一步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要加大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按财政年度收入比例逐年调整增幅。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培训机构建设,培育覆盖全社会的志愿者队伍。

(二)强化各项政策扶持。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契机,千方百计对上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吸纳企业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帮助政府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不足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搭建非遗展示平台。充分利用国家“文化遗产日”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营造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经常组织论坛、讲座等活动,全面开展对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强化非遗博览苑的展陈功能,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开发非遗数据库管理软件,探索建立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提升完善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集中展示我市非遗资源和非遗保护成果。

(四)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队伍。要支持和推进多元、多层次的生产性示范基地和传习基地建设,结合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小镇等,为非遗项目传承人生产、展示和带徒授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要因地制宜、因项目制宜地办好各类非遗技艺人才培训班和专业学校,为我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特色人才。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引导民间艺术社团组织,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研究和实践。

(五)促进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园,推动传统工艺企业集聚发展。推动现代艺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开发更多符合地域特色、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借鉴西安大唐西市丝绸之路风情街、成都锦里和宽窄巷等成熟经验,结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的文化空间,探索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生态村落、主题公园等。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基础上,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上一条:永安客家古塔
 下一条:建宁客家年俗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福建省长汀县智力支乡总会三明支乡会   闽ICP备18013799号-1
  法律顾问:汤咏红律师  网站支持:三明在线